欢迎访问嘉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网站
详细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检新闻

“互联网+”在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浏览:8340 次    发布日期:2017-06-01

    特种设备是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设备的总称,具体包括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等。近几年,特种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截止2016年底,全国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总量为1179.02万台,另有气瓶1.42亿只,压力管道47.79万公里。国家质检总局2015年度特种设备安全情况通报显示,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事故率仍然较高,同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时有发生,如“7.26”湖北荆州电梯吞人事故,曾一度造成公众恐慌。在2016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中,发生在使用环节的事故占80%,其中主要原因为违章作业操作不当和管理失控、违章作业管理和操作不当等。
    特种设备行业属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如何利用“互联网+特种设备安全”模式实现“智慧监管”,破解传统监管难题,提高监管效率,尽量减少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事故,显得十分有必要探讨。
一、“互联网+”与特种设备安全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特种设备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必需设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种设备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推进将会引领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新时代,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重心的转变,安全监察工作内容将从事故管理、人员伤亡向风险管理、安全文化建设转变,安全监察手段将从人盯死守模式向精准化、智能化监管模式转变,安全监察方式将从安全监管向安全服务转变。
二、特种设备传统安全监察模式下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由于特种设备各有其特点,使用范围广,使用单位错综复杂,部分小微企业对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安全意识不强,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加之监察机构普遍存在的“人机不匹配”矛盾,致使特种设备安全传统监察模式存在一些客观问题。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建立不规范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特种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特种设备档案的管理和保存,仍相对薄弱,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管理人员流动大,档案流失情况相当严重,除影响设备改造、安全评估等事项外,也容易导致特种设备“带病运行”现象发生。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职责落实难以保障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部分使用单位作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日常检查流于形式,违章操作,甚至由无证人员代替上岗作业,岗位职责落实难以保障。
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流于形式。
    做好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以电梯为例,电梯的维护保养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和年度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单位应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制订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与方案,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目前,电梯维护保养市场存在不正当竞争,部分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为降低成本,日常维护保养流于形式,维保记录弄虚作假,导致电梯故障时有发生。其他类特种设备亦是如此,使用单位往往只看重于设备的定期检验,两次定期检验期间的安全管理易出现漏洞。
三、创新“互联网+特种设备安全”模式促监管转型升级
1、实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动态监管
    在现有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中,开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平台,将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前置到使用单位,做到一单位一平台,在该平台上使用单位可对本单位特种设备进行管理,实现特种设备出厂技术资料、定期自行检查记录、日常使用状况、维护保养情况、故障和事故情况等等信息的登记、储存和及时更新。同时,在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时印制二维码,将二维码与动态监管数据库相结合,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特种设备信息的关联查询,方便设备维修人员和监察人员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信息的掌握,最终实现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动态监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平台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以往数据库中使用单位名称冗余影响数据库使用的问题,还可以引导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重视,也大大基层监管工作效率,有效缓解监察机构普遍存在的“人机不匹配”矛盾。
2、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二维码胸卡制度
    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在通过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时,同时制作发放二维码胸卡,一方面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基本信息、作业种类、证件有效期等信息进行储存,方便监察人员现场检查;另一方面关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数据库,对其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情况、以及现场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违章和造成的事故情况及时进行记录,精确掌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对证件到有效期复审不合格的,根据有关规定注销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从而督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
3、开展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全过程”管控
    以电梯为例,建立电梯维护保养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其维保合同、维保人员、维保记录、维保过程、维保档案等内容进行全过程记录和管理。特别是对电梯维保过程的管控,采用电子标签信息化管理,电梯维护保养人员通过手机安装APP软件后,可自动生成包含其资质、有效期、从业单位等信息,通过手机刷卡签到,督促维保人员必须现场实施维保,并记录每台电梯的维保日期和维保过程时间。维保人员在维保结束签到后,通过手机在网上对维保内容和项目等情况进行记录,并上传到数据库,以杜绝维保人员不到现场、伪造维保记录的情况。当距上一次维保时间临近半个月时,平台会自动发出隐患提示,督促维保单位按要求及时进行维护保养,最大程度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四、结束语
    特种设备安全是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民生工程,对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与现实意义。针对特种设备传统安全监察模式下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运用“互联网+特种设备安全”模式,旨在破解传统监管难题,适应社会经济新常态、特种设备安全新形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体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努力建设形成综合监察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

上一条: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
下一条: 省特检院精准扶贫二期“励志班”正式开班